百乐博合肥买房扎心教训!腰斩的滨湖二手房亏惨了的商办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12-13 11:40:11

  今天首付,明天全款,房价一天一个样,稍微犹豫,可能就是5万、10万的上涨,合肥也因此荣获房价涨幅全球第一的称号。

  可随着楼市周期的调整,很多购房者都误判形势,亏在了这个激荡的房地产市场中。纯刚需还好点,自住为主,房价涨跌对其影响并不大,悲催的是高杠杆投资者,绝大部分都亏得惨不忍睹。

  前几年市场高峰期时,很多手中有流动资金、收入不断上涨的购房者,面对房价的暴涨,毅然决然高杠杆上车,似乎买的房子越多,赚的钱就越多。

  可谁能想到,繁华之后即是一地鸡毛,近几年来,楼市急转直下,全面退热,一跌再跌。更可怕的是,失业、降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到来,完全看不到预期。

  今天,笔者查看二手房数据时发现,新房冲击4万/㎡的滨湖,竟然有多套二手房低至1万+/㎡成交、挂牌。

  滨湖宝能城,这个曾经的滨湖神盘,新挂出一套89㎡的小三房,单价1.68万/㎡百乐博

  查看贝壳数据,宝能城最新成交的几套房源,成交单价都在1.6-1.8万/㎡。而在2022年上半年,该盘成交单价普遍都在2.5万/㎡以上。

  滨湖万科城一套75㎡的两房户型,经历了21次调价,长达441天的调价,以单价1.79万/㎡成交。

  荣盛华府最新成交的277㎡大户型,成交单价仅14953元/㎡;中海滨湖公馆90㎡三室一厅户型,1.83万/㎡成交。

  保利和盛公馆、东方蓝海、云谷等高峰期卖到两万七八,甚至更高的二手房,现在价格都已大幅回落,很多2万出头都能买到。

  只能说过去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惨淡,尤其是看中滨湖潜力,想要乘机捞一把的投资客,重仓的几大小区。

  房地产高潮期还能凭借着滨湖的名头大幅度上涨,等到市场冷静期时,这些房龄、产品设计等都不占优势,价格却还虚高的二手房,就像空中楼阁一样,稍微碰碰就塌了。

  可随着教育集团化、教师轮岗制的实行,以及楼市大环境的变化,曾经高不可攀的学区房,早已跌落神坛。

  滨湖46中+师范附小双本部学区房书香门第,高峰期能卖到三万六七一平,可最新成交的75㎡户型,单价2.73万/㎡。

  高新祥源城,曾经因为合肥六中一飞冲天,房价一度飙到3万+/㎡,可最新成交的房源,很多都是2万出头。

  科大附中学区房金濠优活城,最新成交一套39㎡小户型,单价2.2万/㎡,对比高峰期3万多的价格,接近腰斩。

  当然,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由于学区房自带的稀缺属性,还有相当一部分表现的相对坚挺,当前主要降的是前期靠炒作,价格严重虚高的学区房。

  合肥是2016年10月开始限购的,直到2022年才部分放开限购,今年才全部解除。

  这几年,恒大、孔雀城等房企在环合肥接连打造了几个超级大盘,可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由于摊子铺的太大,所需资金太大,好多都经历过停工、烂尾。

  作为住宅的补充,公寓凭借着可居住、可办公、不限购等优势,一度卖得非常火。

  但投资的群体结构,注定了公寓的抗跌属性非常差。当下这个市场,连住宅都不好卖,更何况公寓。

  天量的库存,加上难去化的现状,合肥早已进入了公寓的巨量时代。转手不容易,还赚不了多少钱,能不能宝硕都是另说。

  至于商铺,之前还有着一铺旺三代的说法,但现在这个大环境, 能三代保一铺就不错了。

  不信的话,你去小区楼下的社区底商看一看,一年会有多少店面干不下去,选择转租的。

  之前有一段时间,合肥小户型产品比较受欢迎,比如一房、两房,毕竟合肥房价并不低,对于预算有限的刚需来说,这是留在霸都的门槛。

  可随着时间推移,购房者需求发生转变,小三房开始逐渐取代一房、两房,占据了合肥楼市的销量大头。

  当然,随着产品的迭代升级,合肥新房除了少数主打学区的,其余都是三房起步,很少再有两房、一房的产品。

  目前,一房、两房产品主要集中在房龄较为老旧的二手房上,如果没有顶级学区的加持,基本上都属于关注度较低,无人问津的状态。

  以蜀山华府骏苑为例,尽管学区不错,也处在黄潜望核心地段,但价格一直卖不上去,这可能有风水的因素,但户型布局不合理,120㎡只能做两房的设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比如,不要在刚需板块买改善,这个很好理解。刚需板块本来购买力有限,你还要买大面积的改善,后期想要出手时,又有多少人能够接盘。

  比如,不要在改善板块买刚需,最为典型的就是滨湖,大户型抢手,小户型不好卖,淝河、董铺湖等改善新盘,基本也是这种情况。

  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买房经验,那就是在合适的板块选择合适类型的房子。

  相信不用多说,大家也都清楚这几年的楼市现状,不知道有多少房企暴雷,停工、烂尾不计其数。

  大家置业时,一定要考虑到房产的安全性,对于所选房企的资金情况,一定要多加关注。

  笔者认为,现在买房,首要考虑的不是个性化,而是均好性,稳定性。可能某一方面不太突出,但地段、产品、价格各方面都不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