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建议,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大扩大内需的政策力度。包括通过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政策力度来支持内需的加快恢复。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进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9%,增速相比110月持平;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同比增速连续四个月提升;11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7004亿元,同比增长1.2%,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述111月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刘爱华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1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近期,多家机构提升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11月7日,IMF在对中国经济评估发布会上对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从5%上调至5.4%,2024年的预测为4.6%;11月8日,中金展望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时提到,2024年名义GDP增速可能为6.3%左右,快于实际GDP增速(5%左右),也明显高于2023年的名义GDP增速(可能为4.7%左右)。
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刘爱华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逐步落实见效,消费将逐步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有望得到逐步缓解,价格低位运行状况也会得到改善,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2023年前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经历了“N”型增长,同比增速最高在4月达到了18.4%,此后快速滑落。从8月开始,同比增速再次缓慢提升,11月同比增长10.1%。
具体来看,11月出行类商品销售改善,服务消费潜力继续释放,市场销售增势良好。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比上月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7%,带动作用明显。111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5%,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年初,商务部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2023年前三个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前三季度达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成为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比去年全年贡献率明显提升。而另外两大需求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9.8%、-13.0%。
消费高增长之外,作为反映消费需求的一项重要指标,2023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为年内第三次出现同比负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对经济观察网表示,11月CPI降幅有所加大,还是表明需求收缩的问题仍在发展。而且动态来看,这种收缩力度有所加大。所以要特别注意需求收缩对经济恢复的制约作用,特别是这种制约作用有自我增强的趋势。
对此,张立群建议,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大扩大内需的政策力度。包括通过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政策力度来支持内需的加快恢复。
12月9日野村的媒体交流会上,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称,2023年多项消费数据实现双位数增长,在这样高基数的影响下百乐博,消费数据的高增长可能难以持续。另外,数据高增长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报复性消费,比如今年五一、国庆期间的旅游,但进入2024年尤其是春节之后,消费需求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股市、房市的财富效应减弱,普通人的消费预期也在逐渐调整,这也会给消费增长带来挑战。
刘爱华表示,展望未来,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仍具有良好支撑和有利条件,市场空间广阔,产业体系完备,物质技术基础雄厚,人才红利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宏观政策空间较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60814亿元,同比增长2.9%,与1-10月份持平。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制造业投资增长6.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4%。
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多项运行数据呈现大幅度、持续下滑的态势自4月以来,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持续下跌。1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0%,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5.2%,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3.4%。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大幅度下降也成为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2022年,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25%,其中民间投资又占其约80%。统计局数据也显示,前11月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1%。
在答记者问时,刘爱华表示,随着经济整体恢复,同时在房地产领域一系列优化调整政策的作用下,近期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指标继续呈现了边际改善的迹象。“未来随着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深化落实房地产领域有关政策,政策效应将持续显现,房地产市场形势有望进一步趋于改善。”
在野村的媒体交流会上,陆挺称,当下,房地产板块出现企稳迹象,但预计在明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还难以实现触底反弹。当下,房地产市场还存在一些阻碍,比如,今年保交楼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陆挺看来,如果明年房地产市场的保交房问题能得到初步解决,放松限购、限售、限价政策等将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中国的城市化也将面临一次新的调整,这也是明年乃至未来几年中国经济重要增长点之一。
刘爱华表示,房地产目前仍然处于调整之中,这种短期的调整从长期来看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下一步,还是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形势进一步改善。
59月,中国出口增速经历了连续的同比负增长。但在10月,外贸月度、累计增速双双转正。在这样的基础上,11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7%,进口同比增长0.6%。1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持平。
12月7日,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进入四季度,我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进出口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长。根据中国海关贸易景气统计调查,反映出口、进口订单增加的企业占比均有提升,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的基础更加坚实。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副会长王曦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尽管2023年外贸行业整体低迷,但就出口数据而言,实际上并未出现大幅下降,而是呈现出增长的状态。在调研过程中,大部分外贸企业认为,2024年外贸很有可能依旧保持增长趋势。
从贸易伙伴看,前11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同比增长0.1%,与欧盟贸易总值同比下降2.2%,与美国贸易总值同比下降6.9%,与日本贸易总值为同比下降6.2%。
王曦称,受通胀和国际环境影响,外贸传统市场欧美市场在2023年出现了进口额大幅下降的情况。然而,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市场需求却在快速增长,东南亚、拉美、非洲、中东等市场也是大量外贸人士看好的重要布局的市场。“因此,对于2024年,外贸人士应布局多个市场,以降低单一市场所带来的风险。”